1、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、袅袅:形容微风吹拂。
3、洞庭:洞庭湖,在今湖南省北部。
4、波:微波泛动。
5、木叶:枯黄的树叶。
6、大意: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,洞庭湖中水波泛起,岸上树叶飘落。
7、融情入景,以景染情;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“千古言秋之祖”。
8、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2、榈庭多落叶,慨然知已秋榈庭:榈巷庭院。
9、大意:落叶知时,引发对生命飞逝的感受;晋·陶渊明《酬刘柴桑》3、寒城一以眺,平楚正苍然 。
10、寒城:寒意已侵城关。
11、眺:远望。
12、平楚:平野。
13、苍然: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14、两句写初秋之景。
15、大意:“寒城一以眺,平楚正苍然。
16、”此联以大笔勾揽寒城登望的苍茫辽阔之景,为全诗奠定了“苍然”的底色。
17、诗人寒城登望,触目都是苍茫之色。
18、这就把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,通过秋天特有色彩的绘染,着力把诗人的寥落之情表现了出来。
19、南朝齐·谢朓《宣城郡内登望》4、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 维:语助词,无义。
20、序:时节。
21、大意:正当深秋九月之时。
22、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》5、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
23、大意:层层树林染上了萧瑟的金黄的秋色,起伏的山峦披上了落日的余晖。
24、唐·王绩《野望》6、秋色无远近,出门尽寒山。
25、大意:无论远近秋色都是一样浓,出门所见的处处青山,都带着寒凉之意。
26、这两句先笼统,后具体,视野开阔,寒意深重,可引用描写山野深秋景色。
27、唐·李白《赠庐司户》7、高鸟黄云暮,寒蝉碧树秋。
28、大意:秋天的傍晚有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在快要落幕的云间飞行、看到一只秋天的知了【就是蝉】病死在一颗树上。
29、唐·杜甫《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》8、秋风万里动,日暮黄云高。
30、大意:瑟瑟秋风,从远处袭来,日暮夕阳下,黄云卷土而来,形容秋日萧瑟之景,也有万马奔腾卷起的黄土如黄云般浩瀚之意境。
31、唐·岑参《巩北秋兴寄崔明允》9、万叶秋声里,千家落照时。
32、落照:夕阳西下。
33、大意:秋风中千万落叶飘舞,夕阳西下照耀千万家。
34、唐·钱起《题苏公林亭》10、山明水净夜来霜,数树深红出浅黄。
35、大意:秋天来了,山明水净,夜晚已经有霜。
36、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,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,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。
37、唐·刘禹锡《秋词二首》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